健康科普
轻食记
-jian kang ke pu-
野生蘑菇有风险
不可随便吃
高温多雨的夏季,堪称是最好的食菌季。野生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是这种美味往往伴随着危险——此时,也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季。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
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
一看颜色: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无毒的蘑菇通常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柄下部无菌托,上部无菌轮;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轮、菌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往往稠浓分泌物,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无毒的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
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多样,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
1.胃肠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10分钟~2小时,引起这类型反应的毒素有多种,有些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3.溶血性:潜伏期为6~12小时,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及脾脏肿大等。
4.脏器损害型:潜伏期为10~24小时,临床上分潜伏期、肠胃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和恢复期。应特别注意假愈期,此时患者胃肠炎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较好,无明显症状,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并造成损害,病情恶化较快,可导致死亡。
5.光过敏性皮炎:潜伏期约24小时,其毒素为光过敏感物质卟啉类。当毒素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
误食了毒蘑菇的治疗:
1.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毒素吸收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2. 口服催吐法或者洗胃法清除胃内残余的毒蘑菇,严重呕吐者不需洗胃。
3. 选择活性炭、硫酸镁等进行导泻,排除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素。
4. 大量静脉补液、利尿。
5.严重者可血液灌流治疗。
e n d
科普:急诊科 裴红红 殷美静
编辑 排版:宣传部 傅媛馨
西安交大二附院
大义大医 为生命之光
仁心仁术 尚德尚医
求实奉献 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