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市场大清理的行动正在继续,尤其是对现货交易市场,不管是交易所,还是交易商,其重视的程度已经是空前的状态。关于现货行业的负面报道,从许多年前就有,监管的呼声也愈加强烈。而近期监管层对现货行业整顿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监管层对这个行业是相当了解的。
一轮又一轮的清理,导致上到交易所,下到会员单位多米诺骨牌一样地瘫倒,但事实上,这样的清理整顿,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会减少财政收入。对于交易者而言,减少了投资路径。那现货行业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其出路又在哪里?乃至于整个行业未来出路在哪里?在我们从根本问题来探讨,就能有些头绪。
关于现货交易行业认知
此前有很多相关报道,鸡零狗碎地吐槽现货行业的问题,例如现货是仿期货模式,例如做市商制度是欺诈。这些探讨让人看了以后觉得十分无语。金融交易市场的标的,从最广义的层面来说,都可以称为证券交易,例如,期货交易的是期货合约单,这个本身也是证券的一种。现货交易的是库存仓单,只要仓库中有这个实际库存的存在,一个库存一个单,这就没有什么问题。至于杠杆和多空双向,事实上股票市场一样也有,比如融资融券就是一个典型。所以就制度来看,一方面只要标的存在,而模式又是普适性的,看起来就没有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很多交易所仓库中实际上没有那么大存量的库存,仗着客户不会实际交割,就敢乱报仓单标的,这个行为本身是一个诈骗行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下属的会员单位其秩序混乱程度可以想象。
金融交易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市场价格的发现,而如果没有实际的仓储,只靠国际报价任意提供标的,这个会导致交易市场的存在失去意义。
关于这点涉及到库存报价的问题。例如在某个地方的交易所,其库存不够,交易量大了以后,和市场报价的背离程度会相应放大,容易造成市场混乱。这个问题期货市场其实已经相对成熟,参考期货交易市场,就可以照葫芦画瓢解决。事实上,很多交易所在这方面的问题处理得有一定经验。如果政府能够协调交易所之间的库存,让全国市场的库存和报价联动起来,相信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关于监管层整顿力度的加大。行业推测有一个比较隐晦的原因,说中央想自己推行市场的发展,所以打击地方交易所,藉此方便给中央发展交易市场铺平道路。这种猜测不置可否,但就算假设中央政府想要独揽这摊生意,看上海黄金交易所,每天的交易时间比较短,而且波动性不大,投资者的热情是很低的。2015年开始尝试推行新的交易标的黄金期权的时候,笔者曾撰文探究其市场冷淡的原因,就因为是黄金期权是询价交易,不是公开报价,而且交易的时间很短,流动性很弱,结果默默无声一片惨淡。如果政府想要推行市场,也应该和国际接轨,把交易的时间延长,然后让波动性和国际报价更接近,这样交易市场才会活跃起来。
如果拿没有库存的仓单欺骗投资者,当做一个赌博的游戏,这样的交易行业,当然直接关掉最好。因为金融交易的本质,不是帮投资人套利,而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实现价格的优化发现。
这点我们就需要说一说做市商的机制。做市商的机制最早出现在美国,这个机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流动性的保障。事实上,中国交易市场并不反感做市商的存在,在流动性不强的地方,中央一样会设置做市商驱动交易。比如中国的新三板市场,就是询价交易和做市商交易并存的。所以吐槽做市商制度的人,其实也吐槽了中央大力扶植的新三板。
话说到这里,并不是说笔者为做市商叫好,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中国现货交易市场最多的坑,就是做市商给惹的。不是交易机制的问题,而是做市商这个制度在中国半吊子的运用导致的。
做市商在美国比较成熟,所以驱动流动性的时候,能够做好风控。我们知道,做市商是和交易者做对挖的模式。做市商之所以需要自己有分析师,一样需要自己把握行情。所以标准的做市商需要分析师帮助自己做风控,例如,客户做了大量符合行情的交易单子时,做市商会在市场中做对冲,藉此风控。这是做市商必须要做的事,然而中国的做市商则不然,不但做严格风控的极少,而且欺瞒客户,教唆分析师诱导客户错误交易,这样一来,整个市场的信誉度下降。这样的情况下不惹监管那才叫没天理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方面提高交易所的仓储真实性,由中央统一监管,给予一个正确发展的引导。一方面,做好会员单位,做市商的风控指导,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央统一监管协调交易所的仓单库存,一方面能更清晰地掌握交易市场的情况,而在做市商制度的支持下,也能够有效发现价格,这样才符合设置交易市场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对交易商做风控指导这一条,不光是照顾投资人,也是照顾交易商自己。笔者曾知悉,曾有一批专职交易者利用数据行情专门集中时间在某一个交易上大仓位高杠杆交易。很多交易商猝不及防,甚至有直接被干破产的。有人说交易商是恶棍,而例子让笔者看到,恶人还有恶人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上牛人很多,做好严格的风控,才是最稳健的。
关于投资者教育
中国的投资者很多时候有钱多人傻的感觉。看到很多新闻上的负面报道,称自己赔了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笔者自己亲身接触过不少的亏损的交易者,对于自己交易的标的是什么,性质是怎么样的压根就不了解。诚然,有交易商在招揽客户的时候回避风险,单谈收益,勾起了投资者贪婪的欲望,但是这群人自己不会想想,收益越高的,风险越大,眼睛里只有钱了,没有风险管理意识,也没有市场认知。
从来交易获利,都是从对手方获得。你什么都不懂,凭什么让你把钱给挣了?所以想来中国的投资者教育,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
我们大财金在组织培训的时候,力求把中国的投资者教育做出一个新的层次。我们会更深入专业地给投资人讲解市场的来龙去脉,讲解行业的知识,让投资人更深入地了解市场,做好风险管理的教育。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会发现,其实投资交易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获利并不容易,我们也会推荐资管。事实上,美国的交易市场绝大多数都是机构投资人参与,个人投资者参与的情况反而比较少。这个道理很简单,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
如果信不过机构,要自己做投资,就需要踏踏实实地学习。眼中只有钱,一脑子浆糊的投资人,这是一个典型地招人宰的形象。
我相信,中国做好了投资者教育,让投资人更成熟以后,整个市场自然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二十年前的股市,当时中国人近乎疯狂的那种参与,各种混乱也有。二十多年以后,中国的股市虽然也有很多乱象,但是其存在的空间已经很狭隘了,因为中国的投资人更成熟了。
关于监管的问题
最后我们说一说监管层面的问题。有人说,这样严厉的监管,不利于市场的发展。我想说,监管得越严厉,才能够更符合金融交易的本质。金融的本质之一,是信用。信用的建立就是靠合规和公平建立的。关键是监管的手段是否按监管的目的去执行。
中国以前曾有一个很经典的非法集资的金融案例,叫做吃蛋卡。主角后来被判刑,包括后来中国的众筹市场,也因为监管的问题被遏制。说句实话,中国的金融市场法治法规并不成熟,所以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推进金融市场法制法规的完善。无法可依的时候,监管层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方式更多的时候并不能让人信服。记得我刚才说的吗?金融的本质之一,是信用。
我们参考外汇市场的监管机制不难发现,英国的fca一直广泛被行业所认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符合规范的就支持,违规的就坚决处理,坚决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中国的交易市场监管,也应该符合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方式。
总之,现货市场的问题,按符合市场规范的方式去发展和引导,就能够找到出路。